科研项目 更多>
肉苁蓉种质资源评价及药食同源系列产品开发
项目负责人:沈亮领域:生命健康立项时间:2022-11-18
中国广口蝇科(双翅目)昆虫生物学、物种界定及系统发生研究
负责人:皇甫柠资助单位: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等级:省部级 项目起止时间:2024/1/1-2025/12/31
芦苇叶性状的地理变异格局、驱动机制及对湿地固碳功
负责人:宋慧佳资助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等级:国家级项目起止时间:2024/1/1-2026/12/31
滇西大雪山岩浆型 Cu-Ni 矿床地幔交代属性:矿物原位化学与 Li-Mg-O 同位素制约
负责人:刘金宇资助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等级:其他起止时间:2023/10/1-2024/10/1
我馆科研人员对黄氏河源龙的腕骨形态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河源市博物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PeerJ》在线发表了对发现自广东河源上白垩统窃蛋龙类黄氏河源龙(Heyuannia huangi)的腕部形态及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的最新成果。黄氏河源龙腕部的形态展现出与其它非鸟兽脚类恐龙和鸟类不同的特化特征,对其腕部活动功能的分析显示,黄氏河源龙腕部形态的改变使其手部或许能像鸟类那样收拢,展现出与鸟类腕部功能上的趋同演化。窃蛋龙类(Oviraptorosauria)是一类具有诸多与鸟类相似的形态学特征的非鸟兽脚类恐龙(Non-avian Theropoda),近年的研究显示其位于廓羽盗龙
长形蛋类显微结构研究新进展
近日,国家自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对中国发现的长形蛋类的蛋壳显微结构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该研究在传统硬组织学切片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中国境内原来归入长形蛋类的2蛋科7蛋属7蛋种的蛋壳显微结构进行了重新表征,取得了大量的新认识,为相关类群的副系统分类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研究成果“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EBSD) study of elongatoolithid eggs from China with microstructural and parataxonomic i
我馆微生物研究团队发现地下大型真菌层腹菌属5新物种
国家自然博物馆李婷博士等人的研究团队,通过多年来对层腹菌属这一地下生大型真菌类群标本的积累及鉴定,在我国北京及山西两地发现了5新物种。层腹菌属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层腹菌科(Hymenogastraceae),是一类从孢子萌发、营养生长至繁殖阶段都在地表下土壤中进行的大型真菌,其产生的孢子依赖于各种小型哺乳动物、部分鸟类及一些无脊椎动物的采食而得以传播。除此外,该属物种属于外生菌根真菌,能与多种宿主树木共生形成外生菌根,从而协助其宿主植物进行养分吸收,在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或重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馆昆虫研究团队发现伪瓢虫科昆虫3新物种
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常凌小博士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四川绵阳发现1伪瓢虫科昆虫新物种,同时经过对收集到的标本进行鉴定,又分别发现产自重庆和云南盈江的2新物种。研究团队通过研究,确认这3伪瓢虫新物种均隶属于圆伪瓢虫亚科Cyclotominae圆伪瓢虫属Cyclotoma。该属在本研究团队研究之前,中国记录寥寥无几,许多种类和分布情况尚不明确。此次借由该3新种的发现,研究者总结了中国已知的圆伪瓢虫属Cyclotoma全部种类,并更新了该属分布于中国种类的种级检索表。研究成果“New and little-known species of the genus Cyclotoma from China (
科普创作 更多>
年百草书药史 中华药香传四海——从展览中了解中药那些事
中药,顾名思义,它自产生即属于华夏民族文明的一部分,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其起源可追溯到遥远的“神农尝百草”时代。早在充满神秘与探索的远古时期,神农氏不仅教会了人们农耕之术,更是以身试药,辨识百草,奠定中药学的基石。自那时起,中药便伴随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缓缓流淌,滋养华夏人民。中药已经不仅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独特的文化现象,融合了中医理论、道家哲学、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信仰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文化。近期,“本草 健康”展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幕,展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与利用,以及对生命健康的永恒追求。 从草药到现代中药中国域内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植物,2023年5月,
2023年部分科普出版物
书名:《新昆虫记》(9册)作者:常凌小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书号:9787559666222书名:《诗经里的昆虫》作者:杨红珍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书号:9787521917673出版时间:2022年11月书名:中小学趣味百科课外阅读系列(6册)作者:张玉光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书号:9787558577253等出版时间:2023年09月书名:《诗经里的昆虫》作者:杨红珍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书号:9787521918878出版时间:2023年01月书名:《越看越想看的漫画科学:疯狂植物园(全4册)》作者:王玉荣 刘海明 出版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书号:9787516532034出
海坨山谷寻真菌
文章来源:《大自然》杂志2024年第2期
走进伊吾侏罗纪森林
文章来源:《大自然》杂志2024年第2期
行业动态 更多>
家马起源与驯化的古DNA研究进展
一、引言动物的驯化作为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转变之一[1],最早见于距今11000~4000年前狩猎采集者对狼的控制[2]。到了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许多其他物种逐渐被纳入人类视野,如绵羊[3]、山羊[4]、牛[5]、猪[6]、鸡[7]和马[8]。这些动物自驯化以来,一直在人类社会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它们不仅能为我们提供肉蛋奶等食物资源,也被应用于祭祀、交通等方面。学者研究动物驯化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动物考古学角度,基于考古材料,利用传统手段对骨骼形态变化、死亡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同位素等进行分析;二是用古DNA技术手段从现代家养动物中获得遗传信息以追溯他们的驯化时间和地理起源。马
Science:这才是真实的岩浆
【导读】近日《科学》期刊发表文章,发现冰岛火山系统在2023-2024年的多次喷发并非来自单一岩浆库,而是多个化学成分不同的岩浆储层。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熔岩和火山碎屑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不同喷发物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且存在快速岩浆混合的证据。这表明中地壳岩浆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对于更准确地预测火山喷发、评估火山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大多数洋岛和洋中脊上的玄武岩喷发是由位于中地壳或浅地壳的单一岩浆储层供给的。由于这些喷发产生的熔岩通常具有化学成分均一的特征,因此认为岩浆在喷发前经历了充分混合的过程。然而,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5 月期间,冰岛火山系统中火山裂隙
科技部:把科普工作成效作为科技人才计划评审的重要参考
致公党中央: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并商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现答复如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我国新时代科普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科技部会同各有关部门、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完善科普
东亚新生代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及青藏高原隆升背景研讨会暨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十届生物演化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东亚新生代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及青藏高原隆升背景研讨会”将于2024年11月9-11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生物演化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晚新生代古人类-古生物-古环境综合演化大数据研究”主办,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河北地质大学协办。具体安排如下:一、会议议题东亚地区新生代古生物、地层、地质构造、古环境演化、青藏高原隆升相关的科学问题讨论。一方面为第四纪研究会生物演化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同时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晚新生代古人类-古生物-古环境综合演化大数据研究”进行项目进展交流及进一步提高的平台。欢迎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学术活动 更多>
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科技创新与自然科学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邀请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自然科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和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将共同主办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科技创新与自然科学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具体由国家自然博物馆承办。论坛邀请了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尼古拉·克莱顿(Nicola Clayton),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校长、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原馆长布丽吉特·弗兰曾(Brigitte Franzen),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玛丽·吉昆古(Mary Gikungu),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朝东研究员来馆做“野生蜂多样性监测”学术讲座
“在动物研究领域,除了脊椎动物外,传粉蜂应该算是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202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朱朝东博士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为全馆职工做了主题为“野生蜂多样性监测”的学术讲座。朱朝东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昆虫的多样性和进化,他在讲座中介绍了目前世界面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所带来的挑战,并分享了他带领团队对野生蜂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及精彩的研究案例。基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网络(GBIF)的观测数据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洲和欧洲的蜜蜂物种数量一直在减少。蜜蜂类昆虫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传粉者,它们给大约90%依赖授粉的开花植物传播花粉,而独栖性蜜蜂物种又占了其中的90%,传粉蜂数量的快
中科院微生物所黄力研究员来馆做“古菌和古菌病毒”学术讲座
2024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力研究员来馆做题为“古菌和古菌病毒”学术讲座。
“自然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自然历史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4年6月5日,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自然历史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自然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自然历史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30家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学者代表100余人参会,深入研讨自然博物馆的发展之路,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伍建民在致辞中表示,国家自然博物馆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市委、市政府和行业的领导支持下,成立工作专班,稳步开展新馆建设和整体能力提升工作。希望此次会议集众智、聚众力、积极探索自然博物馆功能完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推动自然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