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中药研究团队发现了盐生肉苁蓉在我国的新记录寄主植物聚头绢蒿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3日 作者:沈亮
由国家自然博物馆沈亮博士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研究团队合作,在新疆和宁夏等地区收集到了66份带有寄主根的盐生肉苁蓉样品,并对其分布区域和寄主植物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生肉苁蓉在新疆及宁夏等地区海拔400~2000 m的区域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肉苁蓉寄主均有一定差异,且各地区具有不同的优势种。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盐生肉苁蓉寄主植物为菊科绢蒿属聚头绢蒿和苋科滨藜属疣苞滨藜,塔城市盐生肉苁蓉寄主植物为苋科盐爪爪属里海盐爪爪、疣苞滨藜和驼绒藜属驼绒藜,该地区优势寄主植物为疣苞滨藜;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寄主植物为聚头绢蒿、苋科驼绒藜属心叶驼绒藜和驼绒藜,吉木乃县寄主植物为驼绒藜和聚头绢蒿;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寄主植物为苋科戈壁藜属戈壁藜,巴里坤县寄主植物为里海盐爪爪;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寄主植物为苋科碱蓬属囊果碱蓬;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寄主植物为苋科盐爪爪属细枝盐爪爪和合头草属合头草,合头草为该地区优势寄主植物。其中,聚头绢蒿为盐生肉苁蓉在我国的新记录寄主植物。研究成果“盐生肉苁蓉寄主植物种类鉴定及分布区域分析” 2024年4月在北大核心期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发表。
本研究在野外大量调查取样的基础上,结合待测样品形态特征描述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结果,准确鉴别盐生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种类,为肉苁蓉属未知寄主植物鉴定提供思路和方法,对肉苁蓉属分类学及寄生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盐生肉苁蓉及其寄主资源保护及栽培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重点支持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农”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萌芽计划和北京市财政项目的资助,国家自然博物馆沈亮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
图1 盐生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形态特征
(A:新疆裕民县盛花期盐生肉苁蓉及其寄主聚头绢蒿;B:新疆哈巴河县盛花期盐生肉苁蓉及其寄主驼绒藜;C:新疆伊吾县出土期的盐生肉苁蓉;D:新疆巴里坤县出土期的盐生肉苁蓉)
图2 盐生肉苁蓉分布区域生境概况
A:S1(新疆裕民)生境;B:S2(新疆裕民)生境;C:S3(新疆塔城)生境;D:S4(新疆哈巴河)生境;E:S5(新疆哈巴河)生境;F:S6(新疆吉木乃)生境;G:S7(新疆伊吾)生境;H:S8(新疆巴里坤)生境;I:S9(新疆吉木萨尔)生境;J:S10(宁夏盐池)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