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 科研成果> 论文

我馆科研人员对重庆地区的三列齿兽类化石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2日  作者:刘璐

国家自然博物馆刘璐博士等人的研究团队与重庆市地质调查院合作对重庆地区发现的两件三列齿兽类化石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借助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报道了两件发现于重庆云阳下沙溪庙组和新田沟组的三列齿兽类头骨化石,代表了该类群在重庆云阳地区的首次发现。研究成果“云阳中侏罗统三列齿兽类化石新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于2024年10月发表在学术期刊《古地理学报》上。

三列齿兽类(tritylodontids)是一类特化的、植食性的进步下孔类,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呈全球性分布,之后趋于衰退,在亚洲东北部地区的分布可以延续至早白垩世。本研究报道的两件三列齿兽类化石不仅丰富了四川地区的三列齿兽类化石材料,而且为探讨该类群的分类多样性、演化分异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image.png 

图1-三列齿兽类似卞氏兽头骨(16YPDC-01)(A—背视图;B—腹视图;C—右侧视图;D—枕面视图)


image.png 

图2-三列齿兽类下颌骨化石(20YX-1#-0510-1)照片和线条图


image.png 

图3-三列齿兽类似卞氏兽新材料(16YPDC-01)的三维重建图(A—头骨腹面观;B—右上颊齿齿列腹视图;C—左上颊齿齿列腹视图;D—右上颊齿齿列; E—左上颊齿齿列; 箭头指可能的未萌发齿)


image.png 

图4-三列齿兽类似卞氏兽新材料下颌骨(20YX-1#-0510-1)的三维重建图(A—下颌骨颊侧视图;B—下颌骨舌侧视图(箭头示齿骨后骨槽);C-D—下颊齿冠面视图;E-F—下颌骨右侧视图,箭头指可能的未萌发齿)



本研究受到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B2022NSCQ-MSX1537)、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研究》项目、重庆市市级人才计划“包干制”项目(cstc2022ycjh-bgzxm01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22010;42072002)、中科院青年促进会(2019076)、北科萌芽计划(BGS20220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