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 科普创作

年百草书药史 中华药香传四海
——从展览中了解中药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9日  作者:张一涵 吴亦凡

中药,顾名思义,它自产生即属于华夏民族文明的一部分,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其起源可追溯到遥远的“神农尝百草”时代。早在充满神秘与探索的远古时期,神农氏不仅教会了人们农耕之术,更是以身试药,辨识百草,奠定中药学的基石。自那时起,中药便伴随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缓缓流淌,滋养华夏人民。中药已经不仅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独特的文化现象,融合了中医理论、道家哲学、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信仰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文化。近期,“本草 健康”展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幕,展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与利用,以及对生命健康的永恒追求。

 

从草药到现代中药

中国域内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植物,2023年5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中的植物部分,共收录47100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包括39539个物种,7561个种下单元,隶属于6门17纲149属542科4509属。其中,维管植物35714种,角苔门、真藓门和地钱门共3130种。2024年,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确认我国共有中药资源18817种。然而,从普通的植物蜕变为救命的神奇中药,需要经过必不可少的“升华”——炮制。中药的炮制,历史上又称“炮炙”“修治”“修事”,目前炮制包括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炮”意味着与火相关的各种加工技术,而“制”则涵盖了更为广泛的加工方法。

远古时期的药物加工采取极其简单的方法,如:洗净、劈块等。随着火的发现与利用,为药物的加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到了夏禹时代,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或者进步,更是为后来的酒制方法开辟了新纪元。随后,炮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盐炙、醋炙、蜜炙等多种炮制方法也相继问世,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毒性,还提升了其药效,使得中药在华夏大地上得以广泛应用与传承。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药的剂型也在不断演变。从商代汤剂、战国时期丸剂、散剂,到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多种剂型,每一次变革都代表着中药制剂技术的进步。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浓缩丸、胶囊剂、微丸、口服液等等各种剂型,已成为中药现代化的有力支持。

 

中药文化中的“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是中华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洞察,也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帝内经太素》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就反映出了药食同源的思想,从中华传统养生之道讲究的“顺应四季,饮食养生”即可理解。春季温暖多变,多食用山药、粳米来补脾养胃,赤小豆帮助除湿消肿,多吃韭菜和大葱可以驱寒。夏季炎热多雨,绿豆汤可以清热解毒,冬瓜、西瓜等可以消暑利尿。秋天气候干燥,吃萝卜帮助生津化痰,吃蚕豆、黑豆、苹果有健脾的功效。冬季寒冷漫长,多吃白菜润燥解酒,食用洋葱帮助健胃理气,吃柚子消食健脾,吃桂圆补心益血等等。“药食同源”理念倡导人们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求,合理选择食物,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有一些“药食同源”物质不仅营养丰富,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调节身体机能,对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比如“沙漠人参”肉苁蓉。肉苁蓉是一种多年生全寄生草本植物,作为药材使用的是其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西北地区,寄生在梭梭等植物根部,巧妙地从寄主根中吸取养分与水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本草经疏》记述:“久服则肥健而轻身,益肾肝补精血之效也”。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肉苁蓉含有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多糖等物质,除了具有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等功效,还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作用,除了作为药材入药,泡酒、煮粥或煲汤都可以起到一定滋补功效。另外,我们熟悉且日常泡水饮用的枸杞子、黄芪、大枣等也都属于“药食同源”品种。科学研究发现,黄芪含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枸杞子含有枸杞多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牛磺酸和其他矿物元素,大枣中也有蛋白质、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尼克酸、维生素B1、B2、C、P等各类元素,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的作用。

 

古诗中的中药文化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之作《赠别诗二首之一》。“豆蔻年华”一词即由此诗而来,形容青春少女的娇艳与活力。《图经本草》《名医别录》等历代本草记录中,冠以“豆蔻”之名的有四种:豆蔻(白豆蔻)、肉豆蔻、草豆蔻和红豆蔻。专家认为,诗中“豆蔻”所指极大可能是草豆蔻,因其总状花序长于茎顶,农历二月抽薹,花冠黄色鲜亮而美艳,而其他三种花朵不够美丽。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被用作中药,具有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寒湿内阻等症状。而其它三种“豆蔻”如今也依旧可作药用,四种“豆蔻”来源、入药部位不同,功效也存在差异,而餐桌上的“豆蔻”则多是其中的豆蔻(白豆蔻)、肉豆蔻和草豆蔻。

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的“茱萸”,也有丰富看点,有山茱萸科的山茱萸和草茱萸,以及芸香科的吴茱萸和食茱萸,其中,作为中药使用的是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种,被收录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诗中重阳节佩戴的是哪种茱萸?晋代《风土记》有以下描述:“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登高插吴茱萸,与时间也有关,至重阳节日时成熟,一是气烈,二是色赤,此特征吴茱萸具备而山茱萸、草茱萸没有,并且食茱萸的枝上长着尖刺,不太可能随意采摘佩戴,因此推断诗中所指的正是吴茱萸。吴茱萸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药用植物,性味辛、苦、热,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厥阴头痛、寒湿脚气等症状。

 

“十四五”就弘扬中医药文化工程提出了“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与天津自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本草 健康”展览不仅是对中医药学的全面展示,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