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2025年3月活动安排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8日
标本零距离
受众年龄:4-7岁亲子家庭
活动地点:地下一层寒武纪教室
参与方式:活动时间内不限名额,自主亲子探究。
如遇参与人数过多,会有临时管控及疏导,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
蛇韵华章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学中有着很多以蛇为主题的成语典故,我们将它们搬到了“标本零距离”的活动现场,大朋友小朋友们,来标本零距离现场跟蛇朋友们互动一下吧~
活动时间:3月4、5、11、12、18、19、25、26日 10:00-11:00、14:00-15:00
实验乐翻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然科学的奥秘
活动地点:探索角实验室
参与方式:活动当日一层大厅扫码预约参与活动,每场活动限20人,约满即止。
彩染春晖
五颜六色的植物让我们感觉到勃勃生机,而让植物呈现出不同色彩的植物色素中蕴含着不少秘密。植物色素藏在哪?怎样提取植物色素?在春节这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一起用花草中提取的植物色素,创作扎染作品,艺术创作的同时,探究植物色素的秘密。
受众年龄:8-14岁
活动时间:3月2日 9:30 14:00
3月29日 9:30 14:00
活动时长:80分钟
点亮生物—科学研究中的荧光世界
电影《阿凡达》中的发光植物打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外星世界。“荧光世界”仅仅是一个幻想吗?本节课程我们将了解科学家打造“荧光世界”的努力,以及他们经历了哪些有趣的研究过程。课程中小朋友们还将有机会借助仪器近距离筛选、观察到荧光植物。
受众年龄:8-14岁
活动时间:3月9日 14:00 15:00
活动时长:30分钟
与你相“玉”,“米”趣横生
玉米是大家熟悉的作物,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但是你知道它也是有性别的吗?那么,玉米是如何从一棵草演化为现在的样貌?所有的玉米都可以做成爆米花吗?本节课程将发现认识玉米的植物学特点,并绘制一幅玉米的科学画像。
受众年龄:8-14岁
活动时间:3月16日 14:00 15:00
活动时长:30分钟
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种植之春分篇
春分之日,“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自春分起,气温回升较快,降雨增多,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进入明媚的春天,原野上百草回芽,天地间桃红李白。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活动将带领参与儿童近距离观察和解剖种子,并亲身体验种植过程,还要制作属于自己的特色“种子纸”。
受众年龄:6-12岁
活动时间:3月23日 9:30 14:00
活动时长:60分钟
自然学堂——自然主题下的探究式学习
活动地点:探索角教室
参与方式:活动当日展厅一层扫码预约,每场活动限15个家庭,约满即止。
科学探案剧本杀——雨夜的抢劫案
水獭先生家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凶手们逃窜至自然博物馆躲藏了起来。案情紧迫,警察局急缺帮手!我们急需小侦探的帮助!参与活动的小侦探领取案件委托书后,要根据警局提供的线索前往展厅,运用聪明的头脑通过推理找出犯罪嫌疑人,将它们绳之以法!
受众年龄:7-12岁,可自主阅读、书写、测量长度。
活动时间:3月1日 9:30 10:30 14:00 15:00
活动时长:40分钟
博物馆二十四节气自然观察之惊蛰篇
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动物入冬藏伏土中称为“蛰”,“惊蛰”即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惊蛰春雷百虫“闹”,蛰伏的昆虫们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从冬眠中慢慢苏醒过来。它们是如何度过冬天的?在惊蛰“虫”出江湖的都有谁?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受众年龄:6-12岁
活动时间:3月8日 9:30 10:30
活动时长:40分钟
禄丰蜥龙动物群
1938年,禄丰恐龙化石第一次被发现,当时在禄丰一带发现了24属30多种,分别属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三大类,统称为“禄丰蜥龙动物群”。禄丰恐龙化石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密集度高、跨年代长、保存完整,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堪称世界顶级资源。本期活动将带您重返禄丰蜥龙动物群一起了解禄丰恐龙遗址的数个世界之最。
受众年龄:6-12岁
活动时间:3月8日 14:00 15:00
活动时长:30分钟
蛇年说蛇
今年是生肖蛇年,又称小龙,自然界中的蛇起源于1.18亿年前的早白垩纪,目前全世界已知共有约4000种蛇类。北京常见的蛇有哪些呢?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野外遇蛇,我们应该怎么做?被蛇咬伤如何急救?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受众年龄:6-12岁
活动时间:3月9日 9:30 10:30
活动时长:30分钟
生物关系对对碰
生物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属性,你可以看到在大草原上两个雄狮互相厮杀、争夺地盘,也可以看到大海中小丑鱼和海葵互相依赖、合作共赢,还能看到兔子吃青草、老鹰吃兔子。这些生物们之间分别属于何种关系?它们互相之间有着怎样的制约与联系?你能准确的分辨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让我们一起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关系及食物链与食物网。
受众年龄:6-12岁
活动时间:3月15日 9:30 10:30
3月22日 9:30 10:30
活动时长:30分钟
百变的茎
茎是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承担着多种关键功能。它不仅支撑着叶、花和果实,使其在空间中合理分布,还能高效地运输水分、矿物质和有机物,并具有储存营养的能力。我们通常想到的茎都是笔直向上的,实际上茎的形态和结构多种多样,这些多样性帮助植物更好地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植物的茎有哪些独特的形态和功能?多样的茎又是如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开启探索“百变的茎”吧!
受众年龄:8-14岁
活动时间:3月15日 14:00 15:00
3月22日 14:00 15:00
活动时长:30分钟
博物体验官之探展有方
自然博物馆里的展品都是真的吗?它们从哪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什么?它们又有何珍贵之处?相信来馆参观的你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活动中你将得到答案。此外,我们在博物馆里该如何参观,怎样去理解策展人的用意,要如何去观看标本,才能解读它们的生物秘密……答案尽在“博物体验官之探展有方”。
受众年龄:6-12岁
活动时间:3月16日 9:30 10:30
活动时长:30分钟
鸿衣羽裳
在我国辽西发现了身披羽毛的恐龙化石,经过古生物学家的不断探索,将它们的原本样貌精准复原,它们的羽毛有黑色的,有橙色的,有红色的,让恐龙也披上了“霓裳羽衣”。这些颜色古生物学家究竟是如何进行复原的?活动中将为同学们解开谜底。
受众年龄:8-14岁
活动时间:3月30日 9:30 10:30
活动时长:30分钟
飞行的奥秘
飞行不仅是鸟类的独门秘籍,最早征服蓝天的昆虫、水里游的飞鱼、黑夜中的蝙蝠、穿梭于丛林中的飞蛙、亿万年前的带羽毛恐龙、……它们对于飞行有着不同的策略,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天空,本节课程我们将一起探究这些飞向蓝天的物种,解锁飞行的奥秘。
受众年龄:6-12岁
活动时间:3月30日 14:00 15:00
活动时长: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