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博物馆点亮2024“博物馆之夜”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2日 作者:文/张一涵
8月1日傍晚,国家自然博物馆2024年“博物馆之夜”活动在展楼广场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博物馆之夜”为期一个月,其中包括自然主题非遗彩灯展、“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夜宿活动”“藏品故事会”“锺健讲堂”及“标本零距离”等11项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预计将有超过5万人次的观众在夜幕降临时分踏入国家自然博物馆,感受自然科学与非遗文化结合的独特魅力。
开幕式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豪杰,自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彬等领导先后发表致辞。
伍建民指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市政府直属科研机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而国家自然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于去年从北京自然博物馆更名于国家自然博物馆,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正加速新馆建设及整体提升。同时,他对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自然博物馆发挥“国字头”引领作用,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教育效能;二是深挖馆藏资源,搭建研究型学习平台,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三是持续开拓创新,推出融合中国特色与创新元素的体验活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让科普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致辞
宋豪杰祝贺国家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之夜”活动开幕,并充分肯定了国家自然博物馆近年来的科普教育成果。他强调,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国家自然博物馆作为重要文旅地标,更应以北京发展为背景,紧密结合国家政策要求,不断拓宽视野,强化服务,加强创新,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共护文化遗产。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豪杰致辞
自贡市人大副主任刘晓彬向到场嘉宾隆重介绍了自贡人引以为傲的地方“两宝”——“自贡彩灯”与恐龙。他指出,自贡彩灯制作工艺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标志,历经了八百年发展融合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更以环保材质创新展现了绿色智能新风尚,被誉为“天下第一灯”。而自贡素有“中华恐龙之乡”之称,此次来京的“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让自贡恐龙“走进”了国家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与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合作办展,预示未来两馆深入持续合作的美好前景,也期待自贡与北京共同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
自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彬致辞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自然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万士林介绍了国家自然博物馆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理念,通过错峰、延时,多措并举做好公众服务工作的举措。继而向来宾和观众详细介绍了2024年“博物馆之夜”各项精彩活动安排,对各界嘉宾和观众朋友的到来表示了热列欢迎,他期待有更多公众光临“博物馆之夜”活动现场,也期待有更广泛的公众积极参与线上各项互动,共同体验科普与艺术的融合,在学习知识中体会乐趣。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自然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万士林讲话
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主要向来宾与观众介绍了“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的“明星”展品,如自贡恐龙博物馆独有的侏罗纪恐龙太白华阳龙、世界上首例剑龙类皮肤标本和世界上第一例恐龙尾锤化石标本。曾小芸表示,希望两馆之间在特色藏品、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讲话
20:00,伍建民、宋豪杰、刘晓彬、万士林及王一等领导和嘉宾,共同点亮了广场上绚烂的“非遗彩灯”组,现场瞬间仿佛进入如梦似幻之境。
自贡“非遗彩灯”群由三组彩灯构成,分别是“远古陆地”“远古海洋”和“时间沙漏”。“远古海洋”中的鱼龙与蛇颈龙身形蜿蜒、姿态逼真,仿佛正遨游于史前海洋,水母如同深海精灵,散发着神秘光芒;“原古陆地”中的猛犸象与披毛犀体型庞大,显示厚重的身形与威严的姿态,大角鹿与剑齿虎则一静一动,前者鹿角高耸,优雅伫立,后者眼神锐利,透露着原始野性的力量……每组彩灯周围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观众驻足观赏、打卡留念。
走进临时展厅,“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吸引了不少观众。本次特展中,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完整稀有的剑龙骨架标本,只见它昂首挺胸,庞大的身躯与背部错落有致的剑板交相辉映。观众们纷纷围聚在这具壮观的剑龙骨架前,脸上充满着惊叹与好奇,有的仰头细观,试图捕捉每一个细节;有的则拿出手机,不断调整角度,力求拍下这震撼人心的一幕。而在展厅的另一侧,一群充满好奇的小朋友围站在多媒体平台前,他们的小脸上洋溢着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通过观看介绍太白华阳龙的视频,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关于丰富的太白华阳龙知识,还深入了解了从远古至今这种恐龙及其同类的演化历程,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些远古剑客进行了一场跨越亿年的对话。
其他展厅里,特色主题讲解、馆藏精品打卡、志愿者老师解说,还有稚气未脱的小小讲解员们齐齐登场、“重装”上阵。
在“植物世界”展厅,国家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的植物学研究人员,热情洋溢地为观众朋友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藏品故事会”。他从远古植物的演化奇迹讲起,巧妙串联起它们与现代植物的微妙联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内共生学说的奥秘,揭秘了鳞木与苏铁等珍稀植物的独特魅力,更生动描绘了植物根系在生长旅程中的不可或缺作用。在这场科普知识盛宴中,专业研究者与观众近距离互动,不仅拓展了展览内容,更将展厅藏品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科学发现与动人故事娓娓道来。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深深地沉浸其中,他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还增强了对自然科学的热情。
“藏品故事会”
而在经过数月改建后重新开放的“动物——人类朋友”展厅里,曾获得全国“十佳”称号的国家自然博物馆讲解员高源在进行主题为“寻迹四川”的主题讲解。今天的主角是大熊猫,为了让观众直观、深入地了解关于大熊猫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知识,高源特意准备了大熊猫粪便、幼崽模型以及手骨模型,来向观众进行展示。除了讲述大熊猫“本尊”的故事,他还为观众们介绍了大熊猫的两位“朋友”,至于是哪两位朋友,又为什么要介绍它们,就请各位自己来参加“博物馆之夜”的主题讲解活动一探究竟吧。
“寻迹四川”的主题讲解
在各个展厅里,会看到有很多手持馆藏精品护照的孩子在穿梭并四处寻找,原来,他们在入场时都领到了一本国家自然博物馆“科学家精神”主题护照,只要根据上面的信息寻找到对应的展品并完成相关任务,就能够获得签章小使者赠与的贴纸印章。而拥有这本国家自然博物馆专属护照并不难,夜场参观观众在进入展厅时会有工作人员现场发放。
除了开幕式当天这些活动以外,在之后1个月的时间里,夜场开放期间都安排了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性活动:以非洲为主题的夜宿活动会让孩子们化身为马赛人,体验非洲文化;“标本零距离”活动将以特定主题组织展出动植物标本,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近距离观察标本、探究自然科学问题;“自然讲坛”“博物夜谈”“锺健讲堂”等专题讲座,覆盖天文地理至生态人类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为自然科学爱好者提供深度交流平台,激发公众对自然科学的求知欲。
“博物馆之夜”活动开幕当天,央视新闻、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日报、东方卫视、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逾10家媒体到场对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