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 科研成果> 论文

2019年秦皇岛海域海洋卡盾藻赤潮与理化因子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0日

2019年秦皇岛海域海洋卡盾藻赤潮与理化因子关系研究

陈作艺, 张甲波,王刚, 刘会欣, 王建艳

摘要: 2019年7月23日至7月29日,河北秦皇岛海域暴发了一次小规模的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赤潮(最高浓度达2.22×106 cell/L)。本文对该次赤潮进行了监测,同时选取当期海域浮标在线监测数据(表层海水温度、降雨量、盐度、浊度、pH、溶解氧、叶绿素a和营养盐等)进行了海洋卡盾藻赤潮与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7月23日的强降雨是此次海洋卡盾藻赤潮的关键诱因,降雨带来的陆源营养盐使海水中营养盐的浓度与组成比例发生变化,表现在NO3-N、NO2-N和DIP含量增高,NO3-N在DIN中占比提高,为海洋卡盾藻赤潮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营养基础。海洋卡盾藻的密度变化与溶解氧和pH两项浮标数据变化的趋势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5和0.77,0.01<p<0.05),验证了浮标在线监测理化数据在赤潮跟踪预警中的有效性。此次海洋卡盾藻赤潮期间,调查站位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经历了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双突角毛藻(Chaetoceros didymus)——丹麦细柱藻、海洋卡盾藻——海洋卡盾藻3个阶段的演替过程,卡盾藻不同于硅藻的营养吸收策略和生殖策略可能是其在浮游植物群落中获得竞争优势,形成赤潮的原因。

关键词: 秦皇岛 /  赤潮 /  卡盾藻 /  环境因子 /  浮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