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 科研成果> 论文

黄河三角洲不同单倍型芦苇对稳定及波动水位的表型可塑性响应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0日

生态学领域国内核心期刊生态学杂志最近在线发表了黄河三角洲不同单倍型芦苇对水位可塑性响应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工作由山东大学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北京自然博物馆和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实验以三种不同单倍型(单倍型O、单倍型P和单倍型M)的芦苇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稳定水位和两种不同频率的波动水位下进行温室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芦苇单倍型对稳定和波动水位的形态和生理性状的响应策略,探索不同单倍型芦苇之间的表型可塑性差异。研究发现高水位下(15cm、30cm)芦苇的叶片生物量分别显著下降31.99%和33.54%(P<0.05),芦苇的总生物量、株高、基茎和分株数下降。高频率的水位波动显著降低芦苇叶生物量和分株数,对总生物量和表型性状都有负面影响,单倍型M的表型可塑性指数远大于单倍型O和P。


附论文信息和摘要:

黄河三角洲不同单倍型芦苇对稳定及波动水位的表型可塑性响应

宋慧佳1,2  郭  霄3* 董  乾2 刘海明1 郭卫华2*

1 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100050

2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237)

3 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青岛,266109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优势物种芦苇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水位及其波动的响应,本研究以3种不同单倍型(单倍型O、单倍型P和单倍型M)的芦苇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稳定水位(0、15和30 cm)和2种不同频率的波动水位(5天1次、15天1次)下的温室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芦苇单倍型对稳定和波动水位的形态和生理性状的响应策略,探索不同单倍型芦苇之间的表型可塑性差异。结果表明:(1)高水位下(15、30 cm)芦苇的叶片生物量分别显著下降31.99%和33.54%(P<0.05),芦苇的总生物量、株高、基茎和分蘖数下降。(2)相比于稳定水位和低频率波动,高频率的水位波动显著降低芦苇叶生物量和分蘖数,对总生物量和表型性状都有负面影响,但低频率的水位波动对芦苇表型及生理性状并没有显著的影响。(3)不同单倍型芦苇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倍型M的株高、生长率、基茎,光合速率,叶片氮磷等性状显著大于单倍型O和单倍型P,并且表型可塑性指数高于单倍型O和P。因此,未来水位升高及频繁淹水不利于芦苇湿地种群的生存和扩散,同时应警惕芦苇单倍型M的扩散。本研究可为湿地修复中植被的保护及入侵防护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位;波动频率;黄河三角洲;单倍型;表型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