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 行业动态> 博物馆学

浅析科普场馆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创制与实施———以 《鲸的寻游》 为例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8日  作者:赵 妍 余一鸣(上海自然博物馆)

2022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编制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 到2025 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1]。近年来,通过剧情设计,引导观众沉浸于剧中人物关系、解决问题等情境的沉浸式戏剧悄然兴起。科普场馆作为开展公众科学教育的机构,如能运用沉浸式戏剧的特征,将科学知识融入戏剧之中,则可以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做出更大贡献。探索科普场馆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创制过程与实施路径因而成为发挥科普场 馆作用、提升沉浸式科普戏剧体验、助力科普工作的热点研究。

一、沉浸式戏剧与科普剧的相关研究

( 一) 关于沉浸式戏剧

1. 沉浸式戏剧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沉浸是指浸泡,浸入水中,多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2]。沉浸式戏剧是传统环境戏剧融合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发展起来的新型戏剧艺术形式[3]。沉浸式戏剧以艺术观赏为目的,通过剧情、环境场景、观众互动等方式,引导观众沉浸于剧情发展过程之中[3]。沉浸式戏剧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焕发活力和吸引力。

2. 沉浸式戏剧的特征

《死水边的美人鱼》是我国首部沉浸式戏剧,它的创作填补了我国沉浸式戏剧的空白,对我国戏剧发展有着深远意义[4]。该剧的演出让观众深切体验到沉浸式戏剧与其他戏剧的不同,从“看剧”“听剧 ”转变为“进入戏剧 ”的体验方向[5]。沉浸式戏剧使观众融入戏剧故事中,从“旁观者”向“剧中人”转变。沉浸式戏剧之所以能为观众提供新的观剧体验, 是由于沉浸式戏剧在创作过程中在故事情节、矛盾冲突、演员与观众的互动、环境与布景各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交织的关系,将观众“带”入其中。这种由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剧中人物等要素组合创作而成的戏剧与观众“互动 ”,配合戏剧环境与背景,共同营造了一个“情境”。这种“情境”的创造是将戏剧故事中的人物所处的“情境 ”向观众进行表达与传递,让观众沉浸于戏剧角色所处的“情境 ”之中:剧中角色经历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就是观众经历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剧中角色遇到的问题就是观众遇到的问题;剧中角色的思考、情感就是观众的思考、情感,观众完全沉浸于戏剧之中。沉浸式戏剧让观众融入多元文化,提供了多种自由的戏剧欣赏方式。 

沉浸式戏剧让观众产生不同的观剧体验,使观众与演员舞台表演的互动更强,凸显观众的体验性,使观众易于进入故事情境并感受到戏剧的无限 魅力。如《消失的新郎》《雪狼湖》等沉浸式戏剧引导观众与演员进行情感交流,对戏剧进行深层次思考,体现出沉浸式戏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 二) 关于科普剧

1. 科普剧的概念

科普剧是现在国际上一种流行的、新颖的、独特的科普形式。科普剧被赋予一定的故事情节,运用舞台表演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科普剧突破传统科学教育模式,彰显出科学的趣味性,提升青少年的科学认知[5]

2. 科普剧的特征

戏剧是由人物 (包括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 ( 在舞台表现出的人物、故事情节、矛盾冲突的) 视觉形象四要素构成。科普剧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融合了戏剧与科学教育活动的特征。因此,科普剧必须具备通俗易懂的科学内涵特征,涵盖人物 ( 包括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故事情节、矛盾冲突、科学内涵。

二、以沉浸式方式开展科普剧创制与实施的可行性

在人们对科学知识需求日趋增长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创新科学普及方式是人们亟需面对的问题。沉浸式戏剧与科普剧之间存在的异同与联系为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创制与实施奠定了基础。

( 一) 沉浸式戏剧与科普剧之间的异同

1. 目的的异同

沉浸式戏剧与科普剧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从编剧目的、观看目的等方面分析也具有差异性。从编剧角度而言,科普剧不同于沉浸式戏剧,科普剧是有科学内涵和科普需求的。站在观众的视角,观看沉浸式戏剧的目的是参与和体验,而探索科学却是观看科普剧的主要目的。

2. 观演关系的异同

沉浸式戏剧通过情境创设使观众在体验戏剧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融入感,凸显沉浸式戏剧的超强带入感和观众沉浸感,使观众成为戏剧剧情中的一员,从观众视角而言体现观众与戏剧表演的整体性、相融性[6]。科普剧向观众传递科学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观众带入科普戏剧中进行科学知识普及的过程。因此,科普剧虽然没有丰富的故事背景环境和时代场景布置,但观众仍能体验到强烈的带入信号。与此同时,科普剧依旧保留了传统戏剧的观演关系。

3. 互动设计的异同

科普剧与沉浸式戏剧在互动设计上有所不:有些科普剧与舞台戏剧一样,很难与台下观众互动; 有些科普剧虽然设置了互动环节,但也仅限于演员提问、观众回答,或个别观众上台与演 员互动,并不能达到观众融于舞台的沉浸式特征。二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为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创制可行性奠定了融合发展的基础。

沉浸式戏剧独特的观演关系和互动方式使得观众能够与演员站在同一个舞台上,通过感受、体验、参与的方式融入戏剧。这种实践的方式正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换言之,传统的科普剧只是让观众看到和听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却不能切身体验、动手实践和感悟认知。沉浸式科普戏剧让观众通过参与和体验科学实践的过程达到科普的目的,这是比传统科普剧更有效的方法。

( 二) 沉浸式体验为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创制和实施开拓广阔思维空间

沉浸式戏剧通过独特的情境创设实现观众与戏剧表演的整体性、相融性,观众角色在沉浸式戏剧中发生改变。沉浸式戏剧故事情节的设计体现戏剧艺术的内涵和要素,即需要有人物进行戏剧化的展示; 体现戏剧人物与观众的交流与互动,表达出强烈的带入信号。沉浸式戏剧明显地表达出观众与演员的互动需求。沉浸式戏剧将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作为故事表达的舞台,根据戏剧主题创设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多重感官体验,使观者、演者处于同一空间,观众与戏剧进行充分融合,使沉浸式戏剧具有多元化的艺术体验。正是由于沉浸式戏剧改变了观众在剧中的角色,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多元化艺术体验,为科普戏剧的创制与实施开拓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 三) 沉浸式科普戏剧的科学普及架构

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科普场馆逐渐兴起,结合沉浸式戏剧特征,使观众在互动体验与戏剧艺术的双重融合下了解科学知识,有利于科普工作的开展。 沉浸式戏剧实现了“看剧人”向“剧中人”的转变,即观众从观看、倾听科普戏剧,到在沉浸式戏剧引导下从科学探究的旁观向科学探究的参与者、实践者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达成科学认知,实现沉浸式科普戏剧的科学教育效果[6]

科学教育与沉浸式戏剧的融合催生了沉浸式科普戏剧。这种新兴的戏剧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为目的,把科学知识通过戏剧的情节表演出来,使观众沉浸于科学知识传播的互动体验。因此,在沉浸式科普戏剧中植入科学元素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没有科学性的沉浸式科普剧是缺少灵魂的,科学内涵成为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关键性特 征。在科学内涵的传播过程中,通过何种沉浸体验方式建立观众对科学内涵的认知是沉浸式科普戏剧的重中之重。在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创作中,创作者需要认真思考以怎样的具体情节和方式需传播的科学内涵加以展现。故事线索应含较为明了的人物关系,重要人物之间应存在合理的矛盾冲突,剧情发展宜流畅自然,符合大众心理;剧情的安排宜简不宜繁,以便在有限的演出时间内为科学内涵的表达留出空间,在剧情与人物元素的组合中选择恰当的沉浸式体验方式是达成戏剧科普目标的关键。创作要善于利用场景设计渲染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使沉浸式科普戏剧体现出戏剧艺术特征,让观众在观看科普故事的同时沉浸于剧情内嵌的科学实践中,在潜移默化中收获科学知识。沉浸式戏剧中演员与观众之间关系的变化,互动兼具体验的“沉 浸 式”戏剧可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在每个场景中观众与演员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成为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另一个关键性架构。科学、巧妙地运用丰富的互动形和方法有利于取得更为明显的科普效果。

三、科普场馆沉浸式科普戏剧创制与实施: 以 《鲸的寻游》 为例

科普场馆开展的科学传播活动具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特色,肩负着为社会公众提供休闲娱乐文化场所和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的双重使命。《鲸的寻游》是上海自然博物馆 ( 上海科技馆分馆) 打造的一部沉浸式科普剧,能够体现此类戏剧的关键性特征。下文的相关分析希望可以为沉浸式科普戏剧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有益经验与启示。

( 一) 对科学知识普及的沉浸式考量

沉浸式科普戏剧《鲸的寻游 》以“欧寻 ”( ocean,中文意为“海洋 ”)和它的好朋友鳀鲸①作为戏剧故事的主要角色。他们来到博物馆和观众一起创造海洋世界,共同寻找生命的意义。该剧在戏剧框架确定之后,在内容上突出沉浸式科普戏剧的特征,将更为丰富的科学元素、科学知识融入戏剧之中。该剧在剧情中设置了鳀鲸从远古陆地奔向海洋、在大海中孤独地巡游、被一些白色垃圾缠绕以及观众采取的行动等情境,引导观众对鲸类起源进行探索,对鲸类生活习性展开研究,同时思考海洋生物生存环境,激发观众保护海洋生物和环境的行动渴望。巨大的海浪和涛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物、化石、能 量资源,海洋中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了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鲸类等海洋生物受到污染、过度捕捞、高强度水下噪声等人类活动干扰的情景通过该剧的演绎呈现于观众面前。

在戏剧的开始,一只远古生物“印多霍斯兽”的剪影出现在生命长河展区 2 楼平台位置。欧寻告诉观众,这只印多霍斯兽对海洋环境有些陌生,缺乏海洋生活经验,请观众想象一种态以便让这只印多霍斯兽更习惯海中的生活。为了让印多霍斯兽在时光隧道中继续前行,欧寻会请观众用手中的道具“食物”喂食它。通过这一环节,观众被带入鲸类在海洋中巡游寻找生命意义的学习情境之中,并获得鲸类是由印多霍斯兽进化而来、栖息地从陆地转变为海洋的知识。当观众与这只远古鲸类生物一同沉浸于海洋生活情境之中,便为下一步科学内涵传播打开大门。《鲸的寻游》中嵌入了鲸类的生活海域、物种起源、对回声定位系统的运用以及鲸类个体消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沉浸式互动任务,旨在通过这样的设计向观众传递科学内涵,其中每一处设计都凝结着创作者大量心血。

( 二) 对沉浸式科普戏剧情境的创设

1. 观演情境的创设

沉浸式戏剧在戏剧表演形式中植入与戏剧故事相符合的环境,使戏剧表演逐步脱离镜框式舞台的束缚,消除观众席与舞台之间的空间障碍,拉近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沉浸式戏剧的出现使观众观看戏剧的视角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沉浸式戏剧中观众融入戏剧故事,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沉浸于剧中人物角色之中[7]。从空间维度而言,沉浸式戏剧主要以室内空间承载为主,由众多细节营造出沉浸式情境。 《鲸的寻游》中,创作者巧妙地使观众成为剧中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科普与戏剧的高度融合性。当鲸沿着“生命长河 ”步道慢慢地向展区1楼“游动”,行动变得迟缓,音调变得低沉,愈发显得疲惫,并开始慢慢下沉,最后沉入海底。欧寻会引导观众对鲸的这种状态进行思考,试着说出自己的见解。观众以身为海 洋生物的角度给出观点: 有的说“鲸找不到食物,饿了游不动”; 有的说 “海洋被污染,鲸生病游不动”……答案多种多样。欧寻告诉观众:有些鲸鱼是孤独的,长期没有找到自己的群体,最后孤独终老沉入海底。此时,观众可以深切感受到自己对海洋生物认知的匮乏,激发观众探索海洋生物习性的兴趣。如此在戏剧情境中嵌入科学教育任务,有助于发挥沉浸式科普戏剧的教育功能。戏剧进行至此,表现鲸死亡的剪影画面出现在展厅1层悬挂绸幔的位置; 扮演鮟鱇鱼、水母、海龟、海豚、双髻 鲨、鱼群等的演员出现,他们把海藻、珊瑚等道具交给部分观众,让观众化身海洋生物,展厅则瞬间变为无边无际的海底世界,使观众沉浸于模拟的海洋环境中。在此情境中,观众得以沉浸式体一个由巨鲸尸体供养的、以分解者为主、有着巨大生物量的海底生态系统,切身感受鲸类个体消亡后,海洋生物作为分解者的生态循环。这样的设计令《鲸的寻游》可以让参与其中的观众身临其境,沉浸于戏剧设置的情境,让多元化的实践体验得以实现。

2. 科普故事线索的创设

《鲸的寻游》中,以鲸的“寻找”为故事主线开展科学教育。为了生存,鲸需要寻找食物;为了繁衍,鲸需要寻找伴侣。然而辛苦的找寻并未获得想要的东西,它似乎放弃了,不想再继续寻游下去。它到底在找什么? 有没有人可以帮助它?通过具有悬念的剧情设计及角色代入,观众来到悬吊着蛇颈龙、蓝鲸等海洋生物模型的生命长河展区。舞美设计将普通的平台、过道、空间等幻化为深邃的海洋,成为观众体验海洋生活的“实践场”。欧寻作为串联剧情的线索人物,其台词作为解释剧情的旁白在戏剧绎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在欧寻的引导下,剧情以“海洋的模样”为序启幕,以鲸为主角沿着“追寻”“歌唱”“死与新生”“选择”四个篇章逐步展开,最后以“祝福”作为尾声。鲸从陆地进入海洋,从展区 2 楼平台缓缓走近,当它看到观众时会突然停住。欧寻告诉观众: 鲸可能有些紧张,这里的环境对于它来说是陌生的,现在的这片海域缺乏生命元素,需要大家化身海洋生物让它熟悉; 为了让鲸继续前行,可以尝试用食物吸引它。当鲸“吞下 ”观众手中的道具 “磷虾”,却还在继续四处寻找时,欧寻提示观众: 鲸在寻找自己的同类。由观众扮演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用乐器与鲸进行互动交流。鲸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伙伴,最终孤独地在大海深处逝去,其庞大身躯成为众海分解者的食物,成为海洋生态系统循环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篇章的演绎,不仅引导观众沉浸于剧情之中,同样使观众沉浸于参与、体验与实践科学探索的过程之中。观众在这一过程中寻找、思考生命的意义,感受沉浸式观剧与情境、体验之间的关系,揭示沉浸式科普剧中人物、事件等要素之间的联系。

3. 科普场景的创设

《鲸的寻游》 中,科普场景创设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将科学知识运用于不同情境、不同的表现形式中进行生动诠释,如将不同的物种、生物进化中的各种形式进行情境再现;第二层次是引导观众穿梭于鲸类生活的海洋环境中,探寻鲸类的起源,感受地球生命的丰富多彩,沉浸于生物进化的情境中认识鲸类物种的独特。通过在剧情中设置抢救鲸鱼的场景,引导观众主动选择营救,最终让观众入戏,由此实现 了“参观海洋知识展区——进入深海与鲸同游——参与保护海洋生物的行动”一系列的沉浸式探索体验。

剧中,为展现“须鲸气泡捕食”知识点,进行了如下的科普场景创设: 在悬挂的绸幔前方,由演员操作木偶配合绸幔上投影的气泡和鱼群,为观众演示两头鲸成功捕食的过程,引爆整个展厅中的气氛。为了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污染对海洋生物的伤害,剧中设置了这样的场景: 在现场播放的巨大引擎轰鸣声中,悬挂的绸幔上投射出一大块半透明塑料袋从海面坠落、将海洋生物包裹住的影像。海洋生物在白色污染中挣扎求生、垃圾沉入海洋、轮船排放油污等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像不断浮现,海洋生物面临的种种危机给现场观众带来极大的不安,深切感受到人类活动带给海洋生态的严重影响,意识到现代人类在海洋中的频繁活动已经使海洋生态陷入极大的困境。当海洋生物挣扎至力竭,海洋中只剩下死一般的沉寂,整个展厅顿时悄无声息,观众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继而,由部分观众扮演海洋生物,另一部分观众采取积极行动营救海洋生物,代表白色污染的塑料布最终破裂,鲸重新现身。观众在这一场景中实践得到了剧情的呼应,科学教育目标也在拟真的情境设置中一一实现。

( 三) 基于剧中知识点的沉浸式互动设计

1. 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互动设计

波兰后现代戏剧家耶日·格洛托夫斯基( Jerzy Grotowski) 认为: 戏剧的存在离不开观众与演员的互动[7]。当传统戏剧与现代科技相互碰撞,戏剧艺术家为探索戏剧的生存之道,必须重新审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努力探索重新吸引观众的表演模式。为了让观众理解戏剧展现的故事情节,需要努力打破演员与观众间的界限[5]

《鲸的寻游》通过戏剧表演、旁白和生动的台词向现场观众发出强烈的互动信号,发动现场观众参与到戏剧演出中来。当剧情进展至鲸类的沟通方式时,欧寻告诉观众,鲸的声音很特别,有特定的旋律。某些鲸,如大翅鲸雄性体在求偶季会发出规律性的重复歌声,宣布自己已经做好了交配准备,并以此吸引雌鲸。欧寻引导观众尝试和鲸交流,看看能否成为它的朋友。此时,操作木偶的演员开始模仿鲸的叫声,欧寻则引导一名观众发出特定声音与鲸互动。通过观众亲身参与角色扮演,激发其强烈的参与欲和表现欲。绸幔上显现的鲸的形象听到声音会扭动身体,拨动碧水微澜; 观众沉浸于自己扮演的海洋生物角色中,受到感染,一起发出同样的声音。鲸听到这样的呼唤会竖直跃出水面,在空中翻转一周,用背部重重地拍打在海面上,展现一次漂亮的鲸跃。鲸与观众互动几个回合,又回到了原本安静的状态。这一互动过程展示了某些鲸类会为了好玩跃出水面,甚至进行冲浪游戏的习性。《鲸的寻游》 中,类似上述环节的互动设计还有多处,营造出一个供观众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实践场,待传播的科学知识在剧中得以实践,成功传递给观众。除生命长河展区外,《鲸的寻游》亦可在生态万象展区中展演。此时,观众被邀请一同参与鲸鱼捕食,观众在互动情境的体验中探索鲸鱼捕食的特点,由此获得相关知识。当剧中出现环境污染,海洋受到赤潮的侵害,观众则成为鲸鱼群落中的一员,与处于同情境中的鲸一同突围,将赤潮远远抛在身后,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获得环保相关知识。

2. 观众之间的互动设计

生活中,“互动”是指运用肢体或语言相互交流,生活中的“互动”是常见的。在戏剧艺术中,“互动”是戏剧表演的基础。准确的动作、真实地交流以及认真地感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观众进行引导,唤起他们的情感。恰当、有机地运 用真实的“互动”才能更好地进行戏剧表演[8]。而只有将这种真实的表演展现给观众,才能真正地从精神上感染观众,向观众传递剧中蕴含的艺术与科学之美。包括海豚在内的齿鲸亚目动物大都依赖声音进行交流沟通,某些种类的鲸(如座头鲸)经常发出的声音模式是重复的、可预测的,科学家称这种声音为“鲸歌”。《鲸的寻游》中,当鲸在海洋中感到孤独时,痛苦的叫声在场馆中回荡。欧寻试着发出声音和它沟通,但是声音太小。于是,欧寻向观众求助,引导观众一起发出同样的声音回应鲸的呼唤,让它不要害怕,鼓足勇气继续前进。观众与欧寻一起牵手,发出类似鲸鱼“wu”的叫声,让声音充满整个展厅,为鲸增添力量。在戏剧演出现场,观众可以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科学探索,为剧中角色解决问题。观众通过“鲸歌”的互动参与鲸在海中的寻游,从而真正参与到戏剧表演中,体验互动的乐趣以及获取科学知识的喜悦。

四、对沉浸式科普戏剧未来发展的思考

借由沉浸式戏剧这一新兴载体,沉浸式科普戏剧《鲸的寻游》在创制和实施中,将在上海崇明搁浅死亡并被制成标本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的鳀鲸转化为剧中角色,将鲸的生活环境、捕食、求偶、鲸落、搁浅因素、海洋环境保护等科学内容融合到戏剧中,向公众传达海洋保护理念,提高公众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体现沉浸式科普戏剧对科学普及的特殊作用,为沉浸式科普戏剧的未来开拓发展路径。这一过程,同样深化了笔者所在的创作团队对于沉浸式科普戏剧未来发展的思考。

( 一) 沉浸式科普戏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式

当下,各科普场馆、博物馆原创的沉浸式科普戏剧、沉浸式展览数量很少,大部分科普场馆推出的沉浸式科普戏剧是合作项目。中国的科普场馆亟待增加具有科学内涵且能达成一定科学教育效果的沉浸式科普戏剧原创作品。在目前戏剧商业 化的市场运行下,沉浸式戏剧演出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逐利趋势明显,集中表现在沉浸式戏剧舞台布置酷炫,在文化消费市场中竞争力较强;相较之下,戏剧的内容和其中可能包含的科普元素则相对缺乏吸引力。沉浸式戏剧集中于商业演出中,科普场馆中的沉浸式科普戏剧数量较少。随着沉浸式科普戏剧的不断升温,各类科普场馆争相推出沉浸式科普戏 剧。经过戏剧化的科学教育是否真正具备科学性、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2022 年,一位小男孩参观国内某场馆,并对馆内展示的航天科技相关内容的知识正确性提出质疑的视频登上热搜。这一事件提醒科普场馆:开展科学普及固然需要借助多样的形式吸引受众的关注,但更重要的是坚守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虽然目前的沉浸式科普戏剧仍存在一定问题,但此类戏剧的发展尚处于初期的起步探索阶段,相信在未来的不断实践中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 二) 探索沉浸式科普剧的理论支撑

心理学将表现人们专注地进行某些行为、参与某些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称为“心流”。当社会个体将精神力完全投入一种行为或活动中时,心流就会产生,心流的产生会使社会个体产生高度的兴奋与充实感。心流也被称为沉浸式体验[9]。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①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并将其应用于改善西方文化构成 ( 如游戏设计) 的领域。应用心流理论的一些技能方法可以帮助社会个体沉浸于行为、活动之中,为沉浸式体验提供良好的心理学理论支撑。一是在为喜欢的事情努力时,社会个体就存在内在的动机,会更易进入沉浸式体验状态之中。二是当行为、活动的目标足够明确时,社会个体就会更加专注,并会主动寻找反馈,如玩游戏时,击毙怪兽、组合图形、寻找宝物等活动都有清楚的目标可循。三是心流理论帮助社会个体在沉浸式验过程中将行为、活动任务拆解,并为子任务分配时间,形成进度清单。因此,当社会个体在某一行为、活动中产生心流,就会倾向于实施有清晰目标并进行反馈的行为、活动,帮助社会个体通过不断的挑战增加完成行为、活动的能力,并克服其中的障碍。

( 三) 以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实施赋能新资源整合

沉浸式科普戏剧将科学元素与艺术、文化元素等有机融合,成为向观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其中戏剧化的互动性教育活动形式新颖,多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交谈、提问、对话等形式与观众进行互动;观众亦成为戏剧的参与者,在沉浸式科普戏剧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10]。因此,在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实施中要加强戏剧艺术与科学元素的交融。沉浸式科普戏剧产生于当代社会的戏剧文化语境,并从传统的戏剧文化语境中剥离出来,依托科普场馆这一载体以提出科学问题的形式切入大众生活并与之对话,体现戏剧艺术与科学知识的交融与碰撞,为科学普及与戏剧文化的交融开创新通道。沉浸式科普剧是一种创新,但绝非科普剧的唯一发展路径。

当下,沉浸式科普戏剧的实施应联合戏剧院校、博物馆、科研院所、媒体机构等多方资源,利用5G直播、VR等传播手段,促进科学与艺术的充分融合,实现科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实现。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并深入众多行业领域,带动各行业的创新与变革[11]。随着媒介融合的日益深入,信息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途径与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此背景下,科学传播也应积极顺应媒介融合的特征,通过多元化策略,有效整合理论与实践科普资源,进一步提升传播效能与广度,优化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的通知[EB / OL].
( 2022 - 08 - 04) [2022 - 12 - 01]. https: / / www. most. gov. cn / xxgk / xinxifenlei / fdzdgknr / fgzc / gfxwj /
gfxwj2022 /202208 / t20220816_181896.html.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 7 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20: 160.
[3]周英.沉浸式戏剧及其特点[J].文化产业,2023( 32) : 16-18.
[4]杨思艺.论孟京辉先锋戏剧美学风格的近期走向[J].牡丹,2018( 11) : 32-34.
[5]潘鹏程.浸入预留空间: 沉浸式戏剧表意机制研究[J].符号与传媒,2022( 2) : 227-238.
[6]李璇.沉浸式戏剧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22( 4) : 179-180.
[7]王宝宁.沉浸式戏剧的发展与艺术特征[J].大观( 论坛) ,2022( 2) : 3-5.
[8]邵宇.浅析当代戏剧表演艺术中“互动”的魅力[J].大众文艺,2018( 19) : 158.
[9]金逸乐.全媒体时代下的综艺节目“沉浸式”体验探索———2019 辰山草地音乐节解析[J]. 现代电视技术,2020( 2) : 46-49,45.
[10]胡子希.沉浸式戏剧的文本特点研究[J].戏剧文学,2023( 6) : 95-99.
[11]杨俊波.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变革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 22) :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