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自然杂志 > 期刊检索 > 2016年第2期(总188期) 返回大自然

2

CHINA
NATURE

2016年第2期(总188期)

刊首:浮游生物与水域环境

浮游生物是生活在水体中、大小通常以微米或毫米计的小生命,其英文名(plankton)来自拉丁文planktos,意思是“漂流者”,这是因为它们大都只能随着浪潮、涡流或洋流而移动。浮游生物往往生活在流动较慢的水体中,如海洋、湖泊和池塘;在水流较快的溪水和河流中分布较少。 从营养方式看,浮游生物可分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浮游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所以它们是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对整个水生态起着巨大的作用。据估计,目前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一半以上是被海洋浮游植物吸收的,所以浮游植物对维持地球的二氧化碳平衡起着关键作用。浮游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是一些形形色色的小型藻类和细菌。由于它们具有颜色各异的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能,因而在显微镜下,很多浮游植物绚丽多彩、十分美丽。浮游动物通过捕食浮游植物和细菌等获得营养,所以是次级生产力。 浮游动物既包括很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如轮虫、纤毛虫,也包括比较大的动物,如水母、昆虫的幼虫等。浮游动物是很多动物的食物,在食物链上属于第二个关键环节。值得一提的是,浮游生物并不是按照能否运动来【详细内容】

刊首

浮游生物与水域环境 赵进东

关注浮游生物与水域环境

海洋的生力军——浮游生物 杜飞雁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浮游动物 张武昌 郑珊

走近海洋浮游植物 杨世民

小小海藻“弄潮儿” 魏玉保

水中的芭蕾舞者——枝角类 向贤芬 虞功亮

远古浮游生物的巨大贡献 许汉奎

多彩贵州

探秘古老的贵州始杯海绵 冯伟民 叶法丞 谭超

石阡科考散记 苗雨雁 李峰

贵州大地的兰花之美 魏鲁明

贵州喀斯特洞穴里的“奇鱼” 邓怀庆 肖宁

走进黔地寻生灵 汪阗

自然博物馆巡礼

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游记 刘迪

我与法国自然博物馆的沼蝇之约 李竹

乌普萨拉大学演化博物馆一瞥 孟凡巍

鸟友天地

家乡鸟新传 姜雅风

重庆鸟类新记录:火尾太阳鸟 金文驰 陈光林

邂逅海上三“鲣”客 王自堃

形形色色的自然界

猕猴猴王是怎样“炼”成的 吴红旗

水中迷你皇冠草——长喙毛茛泽泻 陈博君

阿拉斯加冰川湾纪行 李瑞镛